凯途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培训网 深圳:0755-82666230 广州:020-36299048 西安:029-89572826


联系我们

  • 凯途心理学院
  • 深圳:0755-82666230
  • 地址:南山区桃源街道平山一路世外桃源创意园D栋二楼
  • 广州:020-36299048
  • 地址:白云区梅岗路1号广州商务大厦
  • 西安:029-89572826
  •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07号荣民时代SOHO 6楼616
首页 >  职业倦怠,一个不容你忽视的身心健康“杀手”

职业倦怠,一个不容你忽视的身心健康“杀手”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会吐槽自己对工作的倦怠。

比如:我好累,我好烦,一坐到办公室我就浑身乏力,不开心;

哎,上班就像奔丧一样,每天都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很害怕周一,看着匆忙的人群,来到像“笼子”似的办公室,再面对一个个装腔作势的同事,实在觉得无聊,不知道到底在瞎忙什么;

好想转行,感觉对工作不仅仅是缺乏热情了,而是整个人变得不自信,都快抑郁了,可我似乎别无选择。

……

面对这样的吐槽,似乎并不罕见,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80后,甚至很多90后都在网络里,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无奈,仿佛只有戴上面罩,他们才能真实地做自己。甚至有关数据显示,80后已成“过劳死”主力,90后也逐渐开启了工作的疲惫模式。巨大的工作压力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然而,目前“过劳死”在我国仍属法律盲区,职场管理者或职场人对“职业倦怠”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和严重后果?以及我们究竟该如何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01

什么是职业倦怠?

你知道吗?2019525日,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举行,会上正式将“职业倦怠”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并将其定义为:一种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管理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症。

其实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提出,主要是指个体在面对过度的工作需求时,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后来,Maslach将其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倦怠”的三大症状:

症状一:感到精力耗竭

主要是指由于人际工作的要求导致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耗竭,疲乏不堪,精力丧失。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想到第二天的工作就恐惧不安。现在很多人都有星期一恐惧症,在星期一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身体疲乏、焦虑易怒,严重者还会有心悸、盗汗、精神恍惚等症状。

症状二: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

人格解体也称为去人性化,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持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比如具有职业倦怠的人会倾向于以对待无生命物体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尽量减少与工作对象的交往,在必须与工作对象交往的时候会使用一些贬损的语言。主动与工作产生距离感,对工作产生消极、愤世嫉俗的情绪。

症状三:职业效能感降低

具有职业倦怠的人还表现在对自己有负性评价的倾向,对工作的胜任感降低,经常感觉自己的工作缺乏进步,甚至在原有的水平上下降。                   

从这些表现症状来看,职业倦怠属于和健康相关但并不算疾病的问题。不过,被收入ICD系统也表明世卫组织认为“职业倦怠”与大家的健康息息相关,提醒你注意别被工作掏空了身体。

 

02

哪些因素会促使你“职业倦怠”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与职业的关系会有几个时期,刚进入职场时,会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工作,这个时期被称为“蜜月期”;紧接着进入“适应期”,在这时期我们会接受工作内容的高度充足和单调乏味的工作环境,但热情会逐渐消失;当工作中遭遇“挫折”时,有些人开始出现身心失调、疲劳不堪,自信心下降,长此以往,就会进入“淡漠期”,会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对周围的人或事表现出极端冷漠的态度。不主动改变的情况下,倦怠会愈发严重,甚至引发身心疾病。

 

研究表明,我国的职业倦怠主要集中在工作节奏快、人口密度高的大中城市,在职业生涯的57年则是职业倦怠的高发阶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呢?研究发现,主要和以下因素相关:

工作性质:体力劳动者,工作量过大会引起枯竭,而脑力劳动者角色冲突和职责模糊会引起倦怠。

职业特点:耗费情感和心神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容易产生“职业枯竭”,如教育、社会服务、医药、心理健康、法律等。很多研究表明教师被认为是最容易产生“职业枯竭”的职业,其次是医生。

工作量:在工作中追求数量而非质量,越容易感到疲倦,这是显而易见的。

控制感:自己的工作较多,但是领导又不放权,导致自己很多时候会力不从心。

集体感:和同事的关系比较差,没有集体感和归属感。

组织公平:在工作中经历了太多不公平的待遇。

价值认同:本身就不认同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或者是和上司及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有冲突,也会加深职业倦怠的感觉。

个体特征:自尊水平低、缺乏有效应对方式、A型人格、外控型等更容易职业倦怠

生活-家庭:生活-家庭不平衡者,又缺乏有效社会支持的人容易职业倦怠。

长期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出现身体疲乏、失眠、头疼、胃肠功能紊乱、焦虑、易怒、无望感、无助感、对工作价值的评价降低、抽烟、酗酒等,还会影响周围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不愿意去和同事交往,人际关系恶化,甚至会引发家庭冲突;与此同时,对组织效能感也会产生影响,导致组织内工作士气低、绩效降低、离职意向升高。

 

03

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工作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甚至比我们陪伴家人、朋友的时间都要多的多。可以说,职业与我们自身的利益关系、个人生存状态以及生存价值的关系非常密切和重大。它关系到我们经济生活的安全,关系到我们人自身能力的发挥与心理满足,也关系到我们自己人生价值的具体实现等。所以,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就一定要及时止损。

我们知道在职场中,由于工作中的许多因素都不是个体所能掌控的,因此,要解决“职业倦怠”,需要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才能确保持久的效果。

在组织管理中,主要体现在给员工创设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以及环境的改造改善方面,比如有些公司会主动为员工提供茶歇时间,中午休息室,健身器材等。最主要的还是要减轻员工的工作负荷,为其提供更多的工作支持,提高个体的工作自主性、改变不利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等。

作为职业中的个人,需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及时止损,如果感觉累了,可以尝试一下方法:

适度运动:美国乔治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久坐不动会让人感觉很累,而每周坚持锻炼3天,每天运动20分钟,就能赶走疲劳感。如果短时间内感到倦怠,可以做1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唱歌、深呼吸、来回走动、伸展与扩胸运动等。

作息规律:抗疲劳关键在于规律作息,尽量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时起床,早晨吃好。此外,建议养成午休的习惯,但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工作-生活平衡:工作中尽力做到工作—生活的平衡,公私分明,不把工作带到家庭中,要多培养业余爱好,寻求支持。

调整心态:很多职业倦怠者都比较敏感,容易消极、悲观的看问题,所以要擅于觉察自己的不良认知和情绪,工作中不过度追求完美,不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身体有长期不能缓解的疲劳、睡眠障碍、抑郁以及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单靠休息和锻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不要硬撑,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最后附上一张表测测你的职场疲劳指数。

以下是英国学者特迪·夏尔德等人编制的一套使用最广泛的疲劳量表FS-14,大家可以测测自己的疲劳程度。

 

症状

1.你有过被疲劳困扰的经历吗?

1

0

2.你是否需要更多的休息?

1

0

3.你感觉到犯困或昏昏欲睡吗?

1

0

4.你在着手做事情时是否感到费力?

1

0

5.你着手做事时不感到费力,但当你继续进行时感到力不从心?

1

0

6.你感觉到体力不够吗?

1

0

7.你感觉到你的肌肉力量比以前减小了吗?

1

0

8.你感觉到虚弱吗?

1

0

9. 你集中注意力有困难吗?

1

0

10.你思考时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晰、敏捷吗?

0

1

11.你在讲话时出现口头不利落吗?

1

0

12.讲话时,你觉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字眼很困难吗?

1

0

13.你现在的记忆力像往常一样吗?

0
 
 

1

14.你还喜欢做过去习惯做的事情吗?

0

1

 

●结果评定

1~8条的分值相加,为躯体疲劳分值;第9~14条的分值相加,为脑力疲劳分值。

分值越高,代表疲劳越严重。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