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途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培训网 深圳:0755-82666230 广州:020-36299048 西安:029-89572826


联系我们

  • 凯途心理学院
  • 深圳:0755-82666230
  • 地址:南山区桃源街道平山一路世外桃源创意园D栋二楼
  • 广州:020-36299048
  • 地址:白云区梅岗路1号广州商务大厦
  • 西安:029-89572826
  •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07号荣民时代SOHO 6楼616
首页 >  心理(学)一词,中国人首创

心理(学)一词,中国人首创

“心理学”这个学科名称从何而来?中国学界一般认定该词是日本人西周于1875年利用日文中的同形汉字创制的,1897-1898年由康有为引介到中国,属于外来语。也有学者认为该词属于“出口转内销”。一百多年以来的共识就是,中国人在日本学者西周之前没有使用过这个学科名称。但最近研究发现,1872年一个叫执权居士的人在《申报》上发表《附论西教兴废来书》一文,该文认为西方宗教随着科学的兴起而正在逐渐衰落,文中写道:“虽彼之化学、天文、格物、心理各学亦皆有所以惩教道之假讹焉,……虽格物、化学、天文、心理等事或盛行,……”虽然此处“心理”和“学”没有联缀在一起,但这是中国文言文表述习惯导致的,它和三字联缀的“心理学”的指代是一致的。执权居士在这里是将心理学与化学、天文学、格物学三个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学科并列起来,因此这一名词即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心理学学科名称。这也是笔者所著《中国近代心理学史(1872-1949)》为什么将中国近代心理学史的起点选为1872年的原因。但是执权居士这个人到底是谁?他所使用的“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什么样的关联?


通过考证发现,执权居士的本名叫朱逢甲(1817-?),1872年前后相继使用过持平叟、持平居士、持平子、公道老人这几个笔名。朱逢甲,字莲生,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一位多才多艺的秀才,能诗善画,博古通今。1851年(咸丰元年)朱逢甲远赴贵州,协助张之洞的父亲兴义府太守张锳编纂府志,在滞留贵州期间编写了《间书》。19世纪60年后期,朱逢甲回到上海后开始协助传教士林乐知办《中国教会新报》,出任秉笔华士,相当于编辑。在此期间,朱逢甲在《中国教会新报》、《申报》上发表过几十篇文章,涉及中西之学的多个主题。也正是朱逢甲在协助传教士办报刊的过程中,使得他具有了西学的学科意识,并使他创造性的使用过了“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名称。

 

朱逢甲的画作(鲍华潭后人家藏)


朱逢甲还具有朴素心理学知识素养。1871年,他在《相术论》中提到荀子写有《非相》篇,宋代陈抟(希夷)著有《心相》篇,都是在主张“相心不论面”的观点,即不能以貌相、皮相识人,而是要相“心”。朱逢甲进而提出:“汇心之理与事,合貌之骨格与气色参之”,意即将关于心理的道理和事实加以汇总、整理,再参照人外貌的样子和气色,才能更好地识人。中国心理学史学界对“心理学”一词源流的史料考辨,多强调“心理”二字联缀使用的源头,但是对“心之理”一词源流考辨有所忽视,而从“心之理”发展到“心理学”的内在关联程度要比从二字联用的“心理”发展到“心理学”的关联程度大得多。1872年,朱逢甲在《申报》上发表《附论西教兴废来书》一文时,需要命名一门关于人自身精神世界的学科名称,而他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再加上他此前在心理学意义上使用过“心之理与事”一语,“心理(学)”一词在朱逢甲笔下便创造性地完成了。

1872年朱逢甲创造性使用“心理(学)”一词命名该学科,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而成,同时又是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产物。1875年日本学者西周独立地使用“心理学”一词,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可以说朱逢甲、西周在心理学学科名称的创制上殊途同归。西周定制的“心理学”名称迟至1897-1898年由康有为引入中国,并广泛传播开来。19世纪中叶至1898年之前,在西方心理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汉语知识界产生了一系列学科名称:灵魂学、魂学、灵魂之智、心理(学)、性理(学)、灵魂说、心灵学、心学、心才学、心性学、性情学、性学等。遗憾的是,朱逢甲创造性使用“心理(学)”一词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并没有继承他的创制,也就是说朱逢甲的创制在历史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朱逢甲创制“心理(学)”一词学术影响的缺失,却无法掩盖其历史价值和意义。朱逢甲创制“心理(学)”一词的过程反映出中国文化不仅孕育了“心理学”作为学科名称,并在中国人智慧中创造性出现了“心理(学)”一词。至此,“心理(学)”从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到创造性使用者的中国人身份以及被首先使用的中国文化语境,完整地构成了该词“中国智造”的历史图景。当代汉语语境中的“心理学”一词确系由西周所创制,而朱逢甲所创制的“心理(学)”因为未广泛传播开来而未被接纳和继承。可谓西周所创的“心理学”虽然“流芳千古”,却并非“前无古人”;朱逢甲所创“心理(学)”虽“昙花一现”,但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所开出的智慧之花,它虽然未能开创未来,但当代日语、汉语语境中心理学学科名称亦未能超越于它。

关于执权居士即晚清秀才朱逢甲,他在中学与西学的交融与碰撞的时代背景下,首先创造性使用现代学科名称“心理(学)”,及其朴素心理学知识素养的研究发现,重塑了汉语语境中“心理学”概念史的新源头。

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心理学界多位前辈、专家学者的好评:


阎书昌老师的这篇文章证明了“心理(学)”一词是我国首先提出和应用,意义重大。这不仅为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确立了“中国人原创”的历史源头,而且也彰显出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张厚粲教授

《晚清时期执权居士创制“心理(学)”一词的考察》一文颠覆了过去百余年来“心理学”一词由日本学者首先创制的认识,为汉语语境中“心理学”一词重塑了新的历史源头。——邹大炎教授

书昌的这一研究对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研究很有价值,不仅澄清了一个重要历史事实,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乐国安教授

书昌《晚清时期执权居士创制“心理(学)”一词的考察》一文厚积薄发,一气呵成,开创了中国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新篇章,可喜可贺!——叶浩生教授

晚清以降,我国心理学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考察这段心理学的历程,对于理解我国心理学从古代向近代的转化,把握今日之心理学,乃至我国心理学的核心精髓,具有至为关键的意义。书昌教授潜心治中国心理学史多年,研精殚思,现从从术语创制角度,考证朱逢甲首创“心理(学)”一词。该研究切中我国心理学的古今转化问题,所涉甚为广大,能够推进晚清以降我国心理学史研究,拓展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格局。——郭本禹教授

如果我们以上下五千年的视野审视东西方的人类对自我心理的探究历史,就可以注意到,至少过去2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人类心理的研究是自成一体的。因此,“心理学”虽然是一个舶来词汇,但中国过去一直拥有自己的心理学(“中国传统心理学”)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在发生中西方学术交流之前,中国以自己的话语在中国本土地域言说自己的心理学研究。1872年执权居士首次使用被后世所接纳的“心理(学)”一词,这意味着1872年是中国过去心理学研究的言说方式之终结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阎书昌教授对执权居士创制“心理(学)”一词的考察具有心理学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刘昌教授

文章来自于网络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