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途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培训网 深圳:0755-82666230 广州:020-36299048 西安:029-89572826


联系我们

  • 凯途心理学院
  • 深圳:0755-82666230
  • 地址:南山区桃源街道平山一路世外桃源创意园D栋二楼
  • 广州:020-36299048
  • 地址:白云区梅岗路1号广州商务大厦
  • 西安:029-89572826
  •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07号荣民时代SOHO 6楼616
首页 >  咨询师三问父母

咨询师三问父母

本文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写的,讲到了很多咨询中的案例,都是家长带着“问题孩子”来咨询,如果家长能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也许很多问题就清楚了。一问:你知道你孩子现在多大了吗?二问:知道你孩子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吗?三问:知道孩子在面谈室里正在发生什么吗?另外案例分析的部分也很精彩,值得一读!

一问:你知道你孩子现在多大了吗?

一天,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她对女儿说:叫爷爷。

她女儿就很乖地叫我一声:爷爷好!

面谈结束,她又对女儿说:跟爷爷说再见。

女儿又很乖地对我说:爷爷再见!


我在后来的面谈中问这位母亲:你女儿现在多大了?

她回答:20岁了。

我又问:你女儿8岁和你女儿20岁,你对她会有什么不同?


对于这个母亲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有点复杂。


她的女儿已经20岁,在一所大学读二年级。但在母亲的眼中,她的女儿是8岁。因此,她对女儿说“叫爷爷”、“跟爷爷说再见”。女儿就用8岁的样子对我说:“爷爷好!”“爷爷再见!”这位母亲没有意识到,她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方式跟人交往。母亲在无意之间把女儿变得幼小,女儿就甘愿这样幼小。其实,在这种场合,她的女儿对我更适当的称呼应该是“老师”,而不是“爷爷”。我在想,这位母亲的年龄只比我小一岁,为什么一岁之差,就有一辈之隔,以至于她让女儿叫我爷爷呢?是出于对我尊重?是因为我长相看老?这里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这位母亲有20年时间没有出来工作,很少跟社会接触,“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在无意识中不让女儿跟自己一起长大。她让自己停留在28,让女儿停留在8岁。


有一种心理辅导理论很关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中包括三种关系模式:P—C关系,C—P关系,A—A关系。P代表父母(Parent),C代表孩子(Child),A代表成人(Adult)。健康的P-C关系包含一个发展A-A关系的任务,是指父母有意识让孩子在心理上渐渐长大,从而在他们身上发展出建立成人关系的兴趣与能力。但在心理咨询的经验里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不适当的关系。许多中国的父母跟孩子建立的是过于溺爱与控制的P-C关系,而孩子跟父母建立的则是过于依赖同时又叛逆的C-P关系,那种带有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的A-A关系能力却未能发展出来,或者说发展得相当薄弱。而健康的P-C关系也难以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这也影响孩子将来养育自己子女的能力。在这样的父母眼中,他们的孩子似乎永远停留在8岁,不管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用对待一个8岁孩子的方式对待他。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甚至可能使他们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依然在像一个8岁的小孩在寻找父母,试图跟人建立一种依赖的C—P关系,或者相反,他们有时候又变成了他们父母的样子,跟人建立一种过度保护和控制的P-C关系。


有一个这样类型的母亲,带女儿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女儿正读高三,发展出一种贪食症。长期以来,她控制不住自己大量吞吃食物,同时又害怕自己会长胖,内心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与焦虑之中。直面的治疗,真正关注的不是心理症状本身,而是症状产生的

生活根源和症状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在症状的背后,我们了解到,女儿出生不久,父母到美国去工作,把孩子留在国内。当女儿长到6岁,父母才从美国回来,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在他们出国的几年时间里,女儿被寄养在几个亲戚家。他们回来之后,在很长时间里,发现女儿对他们相当漠然。分析起来,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依恋关系过早中断,可能在女儿的内心留下一个很深的需求空缺,这空缺又可能成为女儿后来发展出进食障碍的潜意识根由。他们并不了解,女儿的进食障碍是一种象征的表达:要把过去失掉的“吃”回来。而在回国之后,母亲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对女儿更是百般溺爱,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反而在孩子身上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母女之间这种依赖的关系也成了进食障碍滋生和发展的温床,它似乎在鼓励女儿去吃:妈妈亏欠了你,现在,你尽管吃吧,不管你吃多少,妈妈都满足你。这样,这个母亲,就像看到在襁褓中的女儿饿得哇哇大哭,给她喂太多的奶,以至于孩子吃得吐了出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原因是,最近两天,他的儿子“离家出走”了。我问:你的孩子多大?他回答说:30多岁。儿子30多岁了,父亲说他“离家出走”,这听起来很奇怪。是不是他儿子智力有什么问题,不是。他的儿子虽然30多岁,已经成家,但在心理上未能真正长大,像一个10岁的顽童。进一步了解发现,儿子之所以长不大,是因为父亲在潜意识上不让儿子长大。了解这位父亲的成长经历,发现他自幼丧父,从未得到父亲的关爱。当他长大成人,为人之父,这种潜意识里的缺乏依然存在,以至于他在不自觉之中对孩子有毫无节制的溺爱,却不知道这是在补偿自己内心里的父爱的空缺。而这样的父爱,不能让他的孩子长大。


我想到另外一个母亲,自幼给儿子洗澡,洗着洗着,儿子进入了青春期,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初三的暑假,儿子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母亲不放心,随之而去,跟在儿子后面,随时照顾儿子。一天活动结束,儿子跟同学们进一个帐蓬里去洗澡,这个母亲担心儿子不会洗澡,没有多想就一头冲进帐蓬,喊着:儿子,妈妈来给你洗。儿子感到在同伴面前丢尽脸面,大声喝斥她,这位母亲还很委屈,不明白儿子何以这样对待她。


同样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已19岁,读高三。在咨询过程中,当这位母亲从我这里了解到儿子有了与性相关的生理冲动时,她惊呆了,半晌反应不过来,嘴里不停地说:他还是一个孩子呀!


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对孩子说一句话: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永远是孩子。当然,这话含有丰富的情感容量。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长到20岁,30岁,还把孩子当成8岁对待,那不是爱,而是问题。因此,面对带着孩子前来求助的父母,我常常会问他们:你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吗?

二问:知道你孩子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吗?

二问:知道你孩子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吗?


那天,一位母亲带儿子来访,原因是:孩子不愿上学了。


一场谈话之后,我内心有许多感慨,一个问题涌现出来,想问这位母亲:知道你孩子内心里正在经历什么吗?


三年前,这位母亲曾带儿子来接受咨询。当时,她儿子正读初三,要求父母带他去接受心理咨询,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心理上的异常。母亲带儿子来,是因为看到儿子成绩下降,出现厌学问题。她当时并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发展出一种强迫性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无法控制地关注数字。经过两次咨询,孩子返校读书,成绩有所回升,但咨询也就中断了。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在中国,有许多的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孩子的心理成长,不知道在学习问题背后,他们的孩子在经历着怎样的心理痛苦。


三年后,这个母亲又带孩子前来。这时,她的儿子已经读高三,休学在家。这一次,像三年前一样,这位心急如焚的母亲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儿子返回学校读书,却不知道三年来,她的儿子的内心经历过多少困惑、冲突、挣扎、痛苦、绝望、放弃……


我感到惋惜。三年前,她儿子的心理障碍正处形成初期,更多表现为一种倾向,尚未凝结成症状,及时处理更为有利。当时,儿子内心有困扰,但也有强烈的求助愿望或动机,他主动要求寻求心理咨询,并且在咨询过程中积极配合,尝试改变,以至于很快就产生了效果。在心理障碍的背后,有许多需要处理的因素,如,在学校,他跟同伴交往存在困难;在家里,他跟父母的沟通有许多阻碍。母亲过度保护,父亲简单粗暴。当孩子向父母倾诉内心的困扰时,母亲意识不到孩子在说什么,也未加注意;父亲则会讲一大堆道理,说许多损害孩子自尊的话(“走火入魔”,“精神病”),认为孩子的心理困难是一种软弱无能,逼孩子像日本人一样在额头绑一个写着“必胜”的布条。结果是,孩子不愿再跟父母沟通,只是在那里独自挣扎,反而陷入更深的症状。在三年时间里,他表面上在按父母的要求上学读书,暗中累积了许多的问题,发展出心理障碍来。三年前,她的强迫症状还处于萌芽状态,三年后,它长成了一棵大树,扎根到他生活和生命的方方面面,那些没有处理的问题,成了维护症状的条件。最初,他坚持向父母提出再去寻求心理咨询,但他的要求被反复拒绝之后,他内心的求助动机也渐渐熄灭了。


现在,儿子从学校退学,在家通宵达旦玩电脑游戏,与父母明火执仗对抗。气急败坏的父亲把他的电脑砸了,他做出对应性的报复:弄坏洗衣机的零件,扔掉父母的衣服和物品。父亲跟他说道理,他让父亲滚出去;父亲忍无可忍抽他耳光,他肆无忌惮踹父亲的肚子……最后,焦头烂额的父母通过威逼利诱,让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他们的目的依然是:让孩子重新回校读书。但对孩子内心的状况,他们几乎一无所知。


下面的感受与分析,来自三年后我跟他们的儿子的一场谈话:


一、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不是出于自愿,而是父母的要求。他答应这个要求,目的是为了胁迫父母给他买一台新电脑。


二、几年来情况都是这样:在学校里,他不知道如何跟人交往,虽然内心里渴望交朋友,但跟人打交道的方式不恰当,反而让同学们觉得他“怪异”,一个个回避他,以至于他在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长期陷入孤立的状态。


三、在家里,他跟父母没有沟通。他曾经多少次试图跟父母沟通,但父母总是作出不适当的回应,渐渐把沟通的渠道堵塞了。现在,他再也不想跟父母沟通了。他的父母,是那种固执的类型,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事情,更不会走到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的感受,他的想法,他的需求,让他感受不到理解、体谅、支持。父亲在社会上是个强人,一直试图用自己的强势来征服儿子,曾经给孩子造成压抑,后来遭致孩子的激烈反抗。母亲脾气很急,没有耐心倾听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总是对孩子唯唯诺诺。而且,在她的眼里,儿子一直都是8岁,她一直用对待8岁小孩的方式对待儿子。


因为现实里没有沟通的渠道,这位当事人就在内心构造了一个症状,让自己躲在里面。每天,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只跟电脑打交道。这个家庭经验出现的场景是:在房门内,儿子在玩着电脑游戏;在房门外,父母在走来走去。儿子用玩游戏来逃避内心的冲突和痛苦,父母用走来走去表达他们的焦虑和无奈。


四、三年前,当事人发展出一种强迫行为,而在这症状行为的背后有很深很复杂的根源,这些,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最初,他对数字有欲罢不能的强迫关注,为此十分痛苦。在他的要求下,母亲带他来接受了两次心理咨询,刚产生一些效果,咨询就中断了。如果生活中那些导致症状的因素没有得到处理,症状就会得到维持,并且会长出新的症状。果然,据当事人陈述,在此后的三年里,他隐秘地发展和更换了各种症状的形式,并且顽强地保留了口水吞咽的行为。


五、症状的发生有现实的根源(原因),也有内在的动因(目的)。例如,人有关系的渴望,如果这种渴望没有表达和实现的渠道,一个人会去寻找虚幻的方式去跟人联结,从中获得变相的满足。因此,在我们的谈话中,当事人几乎是饶有兴味地向我讲述这样的情况:他曾跟一个他喜欢的人同桌,并且渐渐觉得这个同桌越来越受到他的影响,也开始发展出吞咽口水的行为。这可能是当事人的想当然,却给他带来一种潜意识的满足,那意思仿佛是说:他跟同桌成了“拴在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有了一种难兄难弟的亲密关系。他说,他也曾把口水吞咽传给一个他讨厌的同学,这让他觉得自己很有影响力,并从中获得一种价值感的虚幻满足。甚至,他悄悄告诉我说,他的父母也被他传染上了口水吞咽,而他们自己对此却毫无觉察。且不管这些是真是假,但对他来说,简直成了他的枯燥生活中一个私密而有趣的游戏。这种受到潜意识驱动的症状行为及其动机,他的父母不会明白,一般的心理咨询师可能也了解不了多少。


六、三年前,当事人为症状感到痛苦,还意识自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三年后,他把症状变成了他的生活,甚至会保护他的症状。三年前,在接受两次心理咨询之后,他还向父母提出过要求,要继续接受心理咨询,但父母不以为然,予以拒绝。心理咨询中断之后,他只好自己尝试寻找解决办法。其中有一个方式就是在网上查各种关于强迫症的信息,寻找到一个强迫症的群体,长期跟他们探讨,想得到一些方法,让自己走出症状的折磨。但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他非但没有得到治疗,反而受到更多的暗示和强化,变得越来越认定自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并且,他从跟这个网上强迫症群体的交往中获得了一种归属感的满足。这样一来,他不再想改变症状,反而要保护他的症状。


七、在跟我的谈话中,他时而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笑,用一种高妙超脱的眼光俯瞰我,说:“你治不了我,我什么都不想讲。”这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阻抗或防御,其实,他的症状本身就是一个防御系统。几年来,他花费许多心力来建造这个防御系统,它变得越来越完善,简直密不透风,水泼不进。他采用一种诡辩性的方式跟你说话,你说正,他说反,你说反,他就回头说正。但也不是这样简单,在正与反之间,他还使用悖论,使用高深莫测的哲学,如奥修、老庄。他时不时说着“道可道非常道”,“弃圣绝智”,等等。他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试图弄懂“绝智”,最后得到了答案是:绝智就是不绝智。他说着这一切的时候,就像一只小狗兜着圈子追咬自己的尾巴,也像一个人提着自己的头发想让自己脱离地面。他这样做让我想到,当一个人失掉了现实,他太想飞到天空,以为可以超拔于人类之上;当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断受伤,他会处处设防,简直要让自己如枪不入。


八、在他身上,我还看到一些东西,可以借用塞里格曼的词汇来描述,叫“习得性失助”,它们包括:防御,无奈,放弃,得过且过,不思不想,逃避责任,寻找借口,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不理会周围的环境,等等。他告诉父母说,他休学是为了写作。但这只是应付父母的托辞。他没有写作的设想,也不想去写,也没有任何可写的。他不会为未来谋划,不会采取一点点行动让环境变得好一点点。他退行到本能的层面,只要有吃的东西,他就不会去动一下,只要能活下来,他不会做任何努力。他会在垃圾里找一个落脚之处,也不会弯下腰为把垃圾移动一下。


通过他的症状,我试图了解他这个人,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内心里的挣扎与痛苦,以及那种走投无路的无奈,以及在过去做过多少次尝试之后终于走向放弃。我想到,在他走进症状之前,他曾经历过多少的痛苦和挣扎呀。如果有一点可能,有一点机会,他都不会让自己落到这个地步。但是,在这之前他的生活中曾经发生的一切,他的内心正在经历的一切,他的父母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心力都耗尽了,所有的希望都堵死了,所有动机的火花都扼灭了,才走到症状里来——他的父母曾经让他感到如此无奈,现在,他在症状里,让他的父母对他无奈了。他的父母,就是他的世界;他对父母的看法,就成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对父母的无望,延伸为他对自己的放弃。他不指望父母改变,也不让自己成长了。他的父母,像许多父母一样,带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只是出于一个原因:孩子不上学了,成绩下降了。而他们也只想通过心理咨询达到一个目的:让孩子重新上学,成绩提高……


三问:知道孩子在面谈室里正在发生什么吗?

许多父母带孩子来寻求心理咨询,看到孩子走进面谈室,他们很想知道,面谈室里正在发生什么。但他们并不真正知道。


他们听到孩子在面谈室谈话,但听不清楚。他们偶尔还听到孩子的笑声,心里觉得奇怪——他们已经想不起来,孩子有多久没有笑过了。有些父母会抑制不住好奇心,悄悄走到面谈室门口,把耳朵贴在门上听。


孩子从面谈室出来,父母会盯着孩子看。带孩子回去的路上,他们会忍不住问个不休,但孩子所能讲的,也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甚至孩子自己也不明白——在面谈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小时前,他走进去;一个小时后,他走出来。进去之前,他紧张得身体都是僵硬的;出来之后,他的生命都变得柔和了。进去之前,他表情漠然;出来之后,他露出了笑容,离开的时候,他甚至热情跟人说再见。


对于面谈室里发生了什么,许多人都关心。欧文·亚隆的学生说,他们都想变成一只苍蝇,飞到老师的面谈室里去,贴在墙上,悄悄观看在那里发生了什么,看一看有关生命医治和成长的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在欧洲曾经有一个关于心理治疗的传说,说费伦齐治好了一匹马!


帕斯捷尔纳克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有一个印度的马戏团在英国巡回演出,这个马戏团最有名的明星是一头大象,它的表演招来了许多观众。但有一天,这头大象拒绝登台表演。接下来的日子也是这样,不管使用什么办法,它都一动不动地躺在铁笼子里,神情忧郁,不吃不喝。马戏团团长气急败坏,决定杀掉这头大象。正在这时,马戏团里来了一位个子矮小的人。他保证说可以治好这头大象,请求马戏团团长给他几分钟时间。于是人们看到,这个人走进关着大象的铁笼,开始用印度话跟大象交谈。几分钟之后,他走了出来,大象跟着走了出来。从那一刻开始,大象重返舞台,开始了它的表演。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无法明白在铁笼里发生了什么,以至有了这样的结果。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位治好大象的人,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原因听起来很简单:吉卜林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印度生活过很长时间。他喜欢动物,尤其喜欢跟大象在一起。他熟悉大象的语言,了解大象的习性。当他听说马戏团的大象病了,他立刻就知道,大象离开家乡太久了,陷入了深深的乡愁。吉卜林到这里来,用印度语跟大象“交谈”,使大象的内心得到了安慰与满足。这,就是医治的奥秘。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一点点在面谈室里发生了什么。简单来说,治疗的效果来自于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真诚的关心,倾听他,了解他的缺乏和需求,理解他的处境,体谅他的感受,接纳他的缺点,找到跟他共同的语言,进入到他的内心里去……于是,改变发生了!

  

如果我们这样对父母说,许多父母会说,这很简单呀。我们却要问: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呢?在许多家庭里,父母所做的,常常与此正好相反,而这正是导致孩子问题的根源。当孩子出现了问题,许多父母依然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


万般无奈的父母,带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在面谈室里,咨询师跟他们的孩子在谈话,在咨询室外面,父母不知道这谈话对他们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在面谈室里,咨询师了解人类心灵的需求,体谅人生成长的艰难,洞悉症状背后生命的受损和破碎,看到伤害导致恐惧,剥夺造成空缺,忽略里长出无助,冷漠里长出无望,压抑让人无奈,隔绝让人放弃。在面谈室里,咨询师用怜惜与爱去医治,用信心与耐心去修复。他走到伤害与恐惧的深处,在那里点燃渴望的火花,促进成长的脚步。他知道生命的成长不容易,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不容易,因此他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接受过程,让改变一点点发生。当他看到这些,他的内心充满了欣慰。他知道,他所帮助的每一位个体,是构成人类整体的一个肢体;他知道,每一个人遭受的伤害,都会损及人类的整体灵魂,因而,他的每一点努力,也是在修复人类的灵魂。


他的工作有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是体会不到的。但他在面谈室里努力着,要创造点什么,传递点什么,培育点什么。他跟求助者建立了关系,在关系里就发生了互动,影响就在暗中发生了。在求助者的内部,有一种累积的症结在不知不觉地消解;在求助者的头脑里,有一些无形的遮蔽被移开了;在求助者的生命里,曾经隐藏的资源涌现出来了;在求助者的生活中,一些可能性开始进入他的视野——他看到了。有一些感情,有一些感觉,有一些感染,有一些感动,都在那里运行,好像无中生有,却孕育造化,看似无意,实则有心,自然而然,不露痕迹……这些,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这暗中的酝酿和发生,是关于受伤和医治,关于逃避与直面,关于恐惧与勇气,关于成长与实现。这一切,每天都在面谈室里发生,许多父母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奥秘,甚至他们的孩子自己经历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如何描述这情形呢?它就如同一首古诗所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场好的咨询,如同春夜喜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万物生长,不知不觉。夜不知道,雨不知道,万物也不知道,咨询师也不全知道,即使知道,却不可言说。心理咨询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无言无语。这亦如古语所云: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一个好的咨询师,不求别人理解他的工作。他知道,要理解他的工作,需要有谦卑而敞开的心灵,需要有反思而觉察的悟性,需要有……但咨询师并不强求父母有这样的理解,他只是在那里工作着,让他的工作产生自然的效果,而不贪功,亦不自重。


一个好的咨询师,有时候也感到无奈和痛惜,因为他看到,有许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伤太多,恐惧太深,遮蔽太重,逃避太久,生活的阻碍太多,家庭的支持太少,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最大的伤害和阻碍,不是来自他人,而是来自父母。父母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而不自知;父母阻止孩子寻求咨询,因而堵住了这条可能给孩子带来医治与成长的路,亦不自知。有时候,咨询师望着“不自知”的父母带孩子离去的背影,不由感慨系之:在以后的生活中,就看他的造化了。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