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途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培训网 深圳:0755-82666230 广州:020-36299048 西安:029-89572826


联系我们

  • 凯途心理学院
  • 深圳:0755-82666230
  • 地址:南山区桃源街道平山一路世外桃源创意园D栋二楼
  • 广州:020-36299048
  • 地址:白云区梅岗路1号广州商务大厦
  • 西安:029-89572826
  •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07号荣民时代SOHO 6楼616
首页 >  拿孩子盲目比较,贬低孩子,那是正在毁掉孩子

拿孩子盲目比较,贬低孩子,那是正在毁掉孩子

近日,看到一个视频真的是太扎心了!

 

小时候,父母总是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这个伤痕深深刻印在孩子心中。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满脸失落的说道:你终究比不上你哥哥的一丝一毫。

 

一位中年妈妈,大街上指着孩子怒吼道:你就是个废物。

 

一位中年父亲,咬牙拍打着方向盘训斥着: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了这么个儿子。

 

父母比较的话语对孩子的伤害得有多大?以至于他们到成年之后记忆还是如此深。

 

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孩子在成长阶段心灵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

 

父母经过比较打压的方式去管控着孩子,愤懑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尖刀一般,在快速地侵蚀着孩子们脆弱的身心。

 

他们企图通过这种形式,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的模样,让他们一辈子都逃脱不出这样的阴影。

 

网友们纷纷表示深有体会:

 

“听到耳朵生茧,无感了。”

 

“一直活在被人阴影里,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简直一无是处。”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50%的孩子都活在一边被父母比较和打击,一辈子求父母点赞的状态下。

 

盲目的比较,是错误的开始。

 

每个孩子都是未经打磨的宝石,我们家长能做的,是找到正确的方式让孩子散发独特的光芒,不要让比较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拿孩子做比较——让亲子关系疏离

 

一位心理咨询室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一年级的男孩自从上了小学,和爸妈聊天少了,变得沉默内向,以前回家总喜欢跟在妈妈后面一会要吃好吃的,一会想去游乐园。

 

现在经常对着墙,拆自己的玩具,不时自言自语。也没什么朋友,甚至害怕和妈妈沟通。

 

家里人都吓坏了,四处求医,以为孩子得了抑郁症。多次心理辅导后,男孩说了一句话,父母当场泪奔:

 

“妈妈总拿我跟同学比较,让我觉得很没面子。”

 

原来孩子成绩没有朋友的好,而妈妈一直拿他俩成绩做比较,一直夸自己朋友,感觉自己好笨,甚至怀疑妈妈更喜欢朋友,不喜欢自己。

 

每个孩子的成长阶段,伴随这种比较对象产生的心理体验往往不是正面的。

 

比较对象的出现,意味着孩子被数落、埋怨甚至批评的接踵而至,并且引发孩子误以为自己不被爱。

 

心理专家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对比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点,他们有时没有来由地给孩子打击,盲目树立榜样。却不曾想,这种打击不伤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这不容置疑。

 

但他们事无巨细的比较,会让孩子们怀疑父母的爱,破坏了亲子之间的关系,收获的只是一个内向、自卑、社交能力触底的孩子。

 

 

拿孩子做比较——让孩子没有自我效能感

 

做孩子的辛苦,一小半来自于学习,更多的则是源于对比。

 

有网友留言说:

 

自己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美术,学习也不错,一直是班里前五名。“一次期末家长会上,妈妈知道别的孩子钢琴都过五级了。

 

回家以后妈妈就把我的美术用品全都锁起来,“画画能有什么出息,你也去学学音乐。”

 

于是给我报了钢琴班,小提琴班。

 

但我对这方面确实没有兴趣,上了两个月的培训班,仍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回家我妈就开始:“上课是不是没好好听课,你看看你的同学。”

我渐渐地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意识地把自己和别人比较,甚至在学校没回答对问题,都感觉别人在背后说我笨。就连我喜欢的美术老师选我做课代表,我都担心做不好,连试一下的愿望都没有。

 

好不容易熬过了毕业,那种被比较支配的恐惧感,却像钢钉打在骨子里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在公司同岗位竞争,自己还是畏惧,男朋友追我,我甚至都怀疑自己配不上他。

 

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父母无端的对比、否定、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

 

这种心理暗示下,孩子会把精力都转移在担忧以及自我能力的怀疑上,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

 

不仅没有达成自己最初的目标,反而会造成孩子敏感、自卑的性格,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

 

 

放下比较——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美丽人生

 

去关注孩子自身优点的发展,尊重并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传奇母亲”王淑贞,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培养13个顶尖大学的博士,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享有31个博士学位的“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

 

用李博士自己的话说:“母亲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13个兴趣点不同,但我很感谢母亲,母亲从没拿我们和别人比较过,哪怕在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之间也没有过。”

 

因为被比较的孩子的潜力很难发挥出来,这对每个孩子是非常可惜的。

 

 

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香港有个13岁女孩叶礽僖,她对电脑编程非常感兴趣,想开发一个适合未成年人的社交APP

 

因为和同龄人爱好不同,在学校经常遭受排挤和欺凌。极度抑郁,甚至会感觉自己真的是另类。

 

叶礽僖妈妈

 

妈妈却十分欣赏孩子,鼓励孩子把方案写下来,在妈妈的认可和支持下,叶礽僖真的把这款APP做了出来,用户遍布全球50个国家,她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3岁的她就当上了CEO

 

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一个自小被打击和一个自小被激励的孩子,内在的力量是完全两样的。

 

以欣赏的角度去观察孩子,孩子对某件事有兴趣的时候,要去主动去鼓励孩子用于尝试,不是拿我们的观念否定或者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们父母一定不能给孩子预定未来,也不要固定角色。


 

给孩子正面鼓励

 

正面鼓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真诚和增强自信,孩子也会因此知道父母的价值观,以及父母希望他能做到什么。

 

表扬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量说出他值得表扬的细节,也要尽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为他的这些优点而感受到的快乐和骄傲。

 

例如:

 

看到孩子放学准时回家,“宝宝,你说4点放学回家,现在正好4点,你准时回来,妈妈很开心。”

 

吃完饭,孩子帮你洗碗,“浩浩,你是个男子汉了,知道吃完饭主动帮妈妈分担,妈妈很高兴。谢谢你。”

 

这里要包含两部分:一是说你看到的事,二是表达你对这件事的感受。

 

有了父母的鼓励,让孩子形成一种正向激励。

 

而对孩子最大的鼓励,是父母直接给予的肯定,这样的表扬是属于彼此之间最强韧而私密的联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

 

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

 

《莫里斯和他的橙色连衣裙》故事主角莫里斯,经常穿着橙色连衣裙被朋友嘲笑是女孩子,但时间久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做一个喜欢连衣裙的男孩子是不对的吗?他向妈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无助和失落。但妈妈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勇敢的接受了真正的自己。于是,他不再自卑,变得自信起来,并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赢得了班级的目光。

 

好的教育方法都是那么相似。

 

比尔·盖茨爸爸曾说:“作为父母,你什么都可以对孩子做,只有一件事不能对孩子做,就是贬低孩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能接纳自己,让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去引导他,告诉孩子受挫也不可怕,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的小天使,只要父母用心,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所以,每一个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点自由,不要去羡慕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要让自己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即使你多爱他,多希望他业有所成,都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去贬低他。

 

因为让孩子快乐、自信充满爱的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