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途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培训网 深圳:0755-82666230 广州:020-36299048 西安:029-89572826


联系我们

  • 凯途心理学院
  • 深圳:0755-82666230
  • 地址:南山区桃源街道平山一路世外桃源创意园D栋二楼
  • 广州:020-36299048
  • 地址:白云区梅岗路1号广州商务大厦
  • 西安:029-89572826
  •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07号荣民时代SOHO 6楼616
首页 >  每个人都应该看心理医生

每个人都应该看心理医生


1.

 

前段时间带悠悠去做5岁体检,发生了一件事。

 

我本来是满怀着期待带她去体检的,结果她看到儿医,一句话也不说,“不和陌生人讲话”的老毛病又犯了。

 

5岁的体检内容很多是与认知和语言相关的,如果孩子不说话,医生就没办法做测评,也不好给出评估...

 

儿医想方设法地让她开口,结果还是无疾而终。

 

对于悠悠的怕生和慢热,我一直是有了解的。每次到了一个新环境、见到陌生人或长时间未见的熟人,她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会开口说话。一般是20分钟到半小时,慢慢就会活泼起来。

 

我原来觉得这只是性格所致的慢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没想到儿医竟然建议我们带悠悠去看心理医生!

 

“在陌生场合不说话,这是一种病吗?严重到要看心理医生?” 对于儿医的建议,我感到不可思议,心里也泛起一阵阵担忧。

 

“不算是什么严重的病啦,有很多孩子都有这种症状,也有专门的儿童心理医生为孩子提供这方面的帮助。看了心理医生能够帮助孩子改善这种症状,让TA敢于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这不是更好吗?”

 

看我半信半疑的表情,儿医接着说:“其实看心理医生不是必须的,但我觉得去看一下对孩子更好。悠悠还有一年就要上小学了。小学里面有很多需要表达自己的场合,包括上课发言讨论等等。如果她能在上小学前得到改善,这能让她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小学生活。

 

这个症状一直不干预的话,也是有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的,不一定会自然改善。其实成年人里面也有很多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在陌生场合出现社交恐惧的情况。以前大家都觉得这只是性格所致,是'内向'的表现,但其实只要干预得早,这种'内向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

 

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我又一次感到不可思议了,但也对心理学产生了一丝崇拜和希望。如果看心理医生真的能让慢热的悠悠变得能在陌生场合大胆自如地表达自己,我当然愿意试一试。

 

之后,我又去咨询了幼儿园老师的意见,两位带班老师都觉得悠悠没有必要看心理医生,她们认为她的言行举止处于5岁孩子的正常“害羞”范围内,不是病,可以再观察一年看看。但这两位老师都没有大学文凭,我比较怀疑她们的知识是否有更新。

 

2.

 

后来,我老公给他的心理咨询师朋友L打了个电话,请他到我们家来吃饭,顺便聊聊悠悠要不要看心理医生的事...

 

朋友L听了我的描述,说:“你把看心理医生想成什么了?是不是觉得有病才能看心理医生?是不是觉得看心理医生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

 

我没说话,用沉默默许了他的假设...

 

L接着说:“其实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看心理医生,因为心理医生能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大脑的思维方式,帮我们溯源,从而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找到更好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应该看心理医生?” 说的太夸张了吧。

 

朋友L打起比方来:“这就像健身一样,你不能等到生病了才去健身吧?当你还是健康的时候,你就应该去健身了,而健身可以让你变得更健康,有更多肌肉,身材更好。虽然健身后人变得更健康了,但你不能说去健身的人有病吧?

 

同理,看心理医生就像是给你的大脑'健身'一样,不必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去。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情绪或行为问题,很多甚至是无意识的,看心理医生能让你学会应对这些问题的更好方式。

 

现在很多人请健身教练帮助自己锻炼好身材,却将看心理医生视为weak的表现。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帮助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和快乐。”

 

的确,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的心理是perfectly healthy 100%健康的。

 

没有人的原生家庭绝对完美,这也就导致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这一点是很多人不愿承认或者意识不到的。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道光谱,而不是只有没病和有病两极。

 

 

 

经常看到有人说:“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养孩子,长大了还不是好好的?”

 

真的是好好的吗?如何定义“好好的”?

 

没有杀人放火、报复社会,每天按时去上班、按时结婚生子就是好好的吗?

 

热闹的朋友圈表象下真实的内心感受呢?快乐吗?恐惧吗?焦虑吗?感到满足吗?对人生有掌控感吗?

 

 

 

3. 

 

最近我又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悠悠经常在朋友面前妥协,去做朋友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她自己喜欢的事。

 

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她回答:“因为那样朋友会生气。”

 

“生气,生气,你为什么那么怕朋友生气?” 

 

就在我再次质问悠悠的同时,我猛然意识到,“生气”这个词不就是我自己常挂在嘴边的吗?

 

当悠悠做我不允许的事时,我对她说:“你再这样妈妈要生气了。”

 

当悠悠早上磨磨蹭蹭要迟到的时候,我对她说:“你迟到的话,老师会生气的。”

 

每当我忍不住要对她大吼大叫之前,我会强忍住自己的脾气,对悠悠发出警告:“不要惹妈妈生气啊,否则我会忍不住吼你。你知道,我也不想对你大吼大叫。”

 

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对减少大吼大叫很有效,很多时候只要我说“妈妈要生气了”,悠悠就会停止不配合的行为。

 

原来的我觉得这一招很好啊,既可以控制我发脾气,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识别别人的情绪,让她意识到她的行为对别人情绪的影响。

 

可万万没想到,这一招却让她变成了一个“害怕惹朋友生气”的人...

 

这边解决了一个问题,那边却又生出一个新问题,对完美妈妈、完美原生家庭的追求,都是一场虚幻,哪有什么完美的教育呢?更不可能养出完美的人。

 

我们可以尽力去做好,但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现在自以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心理影响,因为,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不会告诉我们,而装出一副“好好的”样子。

 

也许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应该先打破原生家庭对我们自己思维/行为模式的负面影响,而这种思维/行为模式之根深蒂固,有时候并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借助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

 

接受心理咨询不一定是因为有病,而是为了解开心结,活得更明白,更快乐。


本文转载公号

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