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途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培训网 深圳:0755-82666230 广州:020-36299048 西安:029-89572826


联系我们

  • 凯途心理学院
  • 深圳:0755-82666230
  • 地址:南山区桃源街道平山一路世外桃源创意园D栋二楼
  • 广州:020-36299048
  • 地址:白云区梅岗路1号广州商务大厦
  • 西安:029-89572826
  •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07号荣民时代SOHO 6楼616
首页 >  自己人效应:亲子沟通的关键

自己人效应:亲子沟通的关键

沉默的拥抱

 

这天傍晚,李太太正在厨房忙活着做饭,突然,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推门进来,冲着她大嚷:“妈妈,从明天开始,我再也不去学校了,再、也、不、去!”

 

李太太是个温和而善解人意的人,她想,或许是儿子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于是,她不慌不忙地放下筷子、擦干手上的水,又递给儿子一杯温开水,然后温和地问:

 

“为什么这么说呢?”

“也没什么,就是感觉不大舒服。”

“不舒服,哪里不舒服?怎么不早点请假回来呢?”

“因为我不想耽误学习啊,您就别问了!反正我是肯定不去学校了!”

 

其实,李太太心知肚明,儿子这么有精神头儿地嚷嚷,怎么可能是不舒服呢?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原来你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啊!要不,明天妈妈带你去医院吧。”李太太在说这话的时候,故意露出一点笑容,儿子明白,妈妈看出端倪了。于是,他垂头丧气地说:“妈妈,你儿子是不是很没用啊?”

 

“怎么能这么说?你一直是我的骄傲,身体健康,学习努力,待人温和,还很疼妈妈。”

 

听到李太太这么说,儿子情绪好了一些,主动“招供”了:“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错了一个字,老师批评我,结果同学们也都嘲笑我,真是太没面子了!”

  

这时,李太太没有像某些父母那样开始批评或说教,没有说“这才多大一点儿事你就不去上学” 、“下次认真不出错就好了”、“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这样的话,而只是搂着伤心的儿子,沉默了下来。

 

几分钟之后,孩子从妈妈怀中站起来,平静地说:“谢谢您听我说这些事,我现在要去小胖家,他还等着我一起复习功课呢!”

 

显然,儿子已经自己调整好了状态,从气愤冲动的情绪中走了出来,而李太太似乎除了询问细节和保持沉默,什么也没干!这,恰恰是这位母亲高明的地方,她是一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母亲。

 

自己人效应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把自己当知心朋友,能了解孩子的心事。然而,令父母倍感苦恼的是,孩子越大,反而沟通越难!这是为什么?

 

因为,很多父母不懂沟通技巧,在沟通中不是倾听孩子的心声,而是只顾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和理解,慢慢开始隐藏真实想法,逐渐与父母拉开心理距离。

 

因此,聪明的父母会使用一些沟通技巧让孩子把自己当成“自己人”,这对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很有帮助。所谓“自己人效应”,是指对方把你与TA归为同一类型的人。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在1961年曾通过一项实验表明,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共同的态度与价值观,会让我们更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更容易预测TA人的情绪反应,进而更快地建立起亲密关系。这,就是“自己人效应”,也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可以巧妙运用“自己人效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TA们感受到父母能够从TA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与TA站在同一个立场,那么,孩子们一定会愿意把我们当朋友,平等自如地与我们沟通。

 

如何成为“自己人”?

 

第一,语气温和,态度友善。为人父母的第一节必修课,当属“制怒”。尽量用欢快平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克制自己的糟糕情绪,不让孩子成为自己坏脾气的宣泄口,避免用尖锐语气和恐吓言语。

 

我曾遇到一个来访者,给我讲了一件事。他从小成绩一般,有一次意外地考了100分,高兴极了,兴奋地跑回家告诉妈妈。可惜,妈妈当天心情恶劣。所以,他得到的不是预想中的赞美和奖励,而是妈妈没好气地丢来一句:“看把你美的!隔壁家的果果每次都得100分!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恍如一盆冷水当头泼下,开心被浇得半点不剩。他说,那一刻他无比讨厌自己的妈妈、讨厌每次都考满分的果果、甚至讨厌那个想得到父母肯定的自己。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乞求你们的关注!于是,从青春期开始,他就几乎不怎么跟父母说话了,工作后也很少回家,直到自己当了父亲,跟父母的关系才略有缓和。

 

第二,求同存异,寻找和孩子相似的地方。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我跟孩子之间就是有很多代沟,价值观也差异很大,是不是就做不成孩子的“自己人”了?

 

当然不是!孩子们心中的“自己人”,未必是让父母跟自己完全一致,但至少父母要愿意在情感上接纳自己、在理念上包容自己、在行为上不伤害自己,方才有可能会成为“自己人”。

 

比如,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你却说:“真搞不懂你为什么这样迷恋他?我没觉得他有什么优点!”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我,他们也没打算理解我,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从此,你们的话题里就少了“偶像”。随着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你们能聊的话题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变成亲子间相对无言。

 

第三,放下姿态,给孩子尊重。在咨询中,我发现一些父母拿捏不好“尊重”的分寸,要不就是大家长作风,要不就是讨好的样子。

 

作为父母,先要抛弃居高临下的姿态,“蹲下身子”与孩子交流。为了让孩子觉得你和TA是站在统一战线,说话时,建议使用“我句式”,而不是“你句式”。比如,孩子晚归,要说“我很担心你”,而不是“你应该打电话”;再比如,孩子写作业,要说“我希望能早点完成”,而不是“你不要拖拖拉拉”。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较独立有主见,意志坚强,也更具备创新精神。

 

第四,即使TA有错,也不要站在对立面。当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呵斥、打压、伤害、恐吓等方式其实不会从根本上改变TA的想法,孩子们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需要提醒和引导。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绝不会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而是主动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寻找解决问题行为的方法。

 

第五,郑重其事,对待孩子的感受。孩子在跟父母沟通时,希望得到全部的关注,因为这让TA们觉得自己很重要。所以,无论孩子是报喜还是报忧,你最好暂停手边的工作,静心地倾听。如果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听,也要及时做出反应,表示自己有认真地理解和感受TA的反应。

 

就像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李太太,在儿子发脾气的时候,她放下厨房的事情专心和儿子沟通,温和包容地对待他的小谎话,用一个沉默的拥抱帮助孩子走出情绪的低谷。虽然话语不多,但是她对孩子的理解、接纳、支持,已是跃然纸上。

 

第六,肌肤相亲,多用身体语言示爱。有些父母只在孩子婴幼儿时才会亲亲、抱抱,孩子长大后便忽视了肢体接触。然而,身体接触可以令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彼此的关爱。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有时不需言语,仅仅用身体语言,比如鼓励的目光、爱的拥抱等,都可以轻易地让孩子知道你爱TA,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即使TA做了错事。

 

  结

 

当然,做“自己人”不意味着父母要巧言附合孩子的所有观念,也不意味着父母要昧着良心说假话,而是父母以真正平等的姿态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以不指责不伤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尊重孩子意见的表达。

 

在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我们身为父母要做到的是,“我不仅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且会努力理解你说的话,哪怕我并不同意。”

 

可以一直做孩子的“自己人”,是对父母最大的考验,也是对亲子关系最好的灌溉。

 

与各位父母共勉之!

 


文章出自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